手机:13316418002
电话:13316418002
邮箱:377480217@qq.com
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新兴社区梅华路126号
发布时间:2024-09-13 点此:92次
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以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卵巢功能衰竭,以低雌激素及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,表现为继发性闭经,常伴围绝经期症状,可致不孕。据统计人群中发病率1%~3%,在闭经患者中占2%~10%,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卵巢早衰导致生育力丧失及低雌激素状态,成为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。
一、病因
卵巢早衰是一种临床高度异质、病因混杂性疾病,约超过半数的患者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的病因,但目前已发现的部分相关病因包括遗传因素、医源性因素、自身免疫性因素、环境因素,其中遗传因素最为主要。
主要病因:
遗传因素
染色体异常是卵巢早衰最主要的病因之一,最常见的是X染色体异常。卵巢早衰遗传物质异常不仅发生在染色体水平,还可源于单基因异常、线粒体DNA异常。
医源性因素
放化疗以及盆腔手术会导致卵巢早衰发生率增加,盆腔放疗发生卵巢早衰几率相对较高,主要取决于放疗的范围,同时患者年龄及放疗剂量也是重要风险因素。化疗药物对卵巢的损害与患者年龄、化疗药物种类、剂量、用药长短相关。
自身免疫因素
约30%的卵巢早衰与卵巢自身免疫性损害有关,因此认为卵巢早衰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卵巢后的表现。与卵巢早衰有关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桥本甲状腺炎、Addison病(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)、慢性活动性肝炎、克罗恩病、肾小球肾炎、1型糖尿病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重症肌无力、类风湿关节炎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。
环境因素
吸烟或者被动吸烟的女性绝经年龄较非吸烟人群提前1~2年,病毒感染也可导致卵巢早衰发生。
诱发因素
不规律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从不运动、晚睡熬夜、饮食挑食等,会引起女性的激素水平紊乱,长期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可引起卵巢早衰。
第一次生育的年龄过早或者过晚,都可能引起卵巢早衰。
长时间接触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如汞、镉、铅、农药、杀虫剂等,均可能引起卵巢早衰。
流行病学
卵巢早衰是我国女性的较常见的一种疾病,国内发病率约为1%~3.8%。
该病的发生率与季节和地区的相关性,国内目前缺乏大样本的统计数据。但近年来,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、生活方式的改变、生育年龄的推迟及带瘤生存期的延长,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。
好发人群
有卵巢早衰家族病史的女性。
未婚未育女性。
工作压力较大、情绪紧张、抑郁的女性。
久坐不动者,如出租车司机、办公室文员等。
二、症状
卵巢早衰是指规律月经的女性在40岁前,就由于卵巢功能衰退,而出现性器官萎缩和持续性闭经,常有促性腺激素水平的上升和雌激素的下降,其临床表现为闭经、少经,伴有不同程度的潮热、多汗、心烦、失眠、阴道干涩、性欲下降等绝经前后症状。
典型症状
月经失调
40岁前出现月经稀发、经期缩短、经量减少渐至闭经,或之前月经规律突然闭经,或停服避孕药、妊娠后无月经来潮,部分患者可先出现月经周期完全紊乱继而闭经。
不孕或不育
卵巢早衰的发病时间早晚不同,表现为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。
雌激素缺乏表现
原发性闭经者低雌激素症状,潮热和(或)性交困难等少见,如果有也大多与既往用过雌激素替代治疗有关,继发性闭经者低雌激素症状常见。这与低雌激素症状是由雌激素撤退引起的理论相一致。这些低雌激素症状还包括萎缩性阴道炎和尿频、尿痛等萎缩性尿道炎,以及性欲减退、性功能下降。
其他症状
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:如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、甲状腺疾病、糖尿病红斑狼疮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白癜风和克隆病等,还有肾上腺功能不全的隐匿症状,如近期体重减轻、食欲减退、不明确的腹部疼痛、衰弱、皮肤色素沉着加重和嗜盐。
并发症
骨质疏松症
雌激素可明显抑制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,改善骨量、骨密度。卵巢早衰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,会引起骨皮质变薄,骨小梁变少、变细。卵巢早衰若没有经过系统的治疗会引起患者骨质疏松,从而出现容易骨折,危害到患者生命健康。
心脏病
雌激素可以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代谢,卵巢早衰患者雌激素水平低,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,易引起高胆固醇血症,而低密度脂蛋白会引起心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,严重的危害到患者健康,增加心脏病的风险。
三、治疗
卵巢早衰患者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,雌激素补充或孕激素治疗,针对疾病病理、生理紊乱的内分泌治疗,药物诱发排卵治疗,辅助生殖治疗。
四、预防措施
保持良好的心态,适当的释放压力。
注意个人卫生,预防妇科疾病的产生。
坚持且适度的锻炼身体。
规律和健康的性生活。
上一篇:高龄做三代试管婴儿成功率很低吗?